看到陈琳的个人履历时,很难把她和基金会秘书长这个角色联想在一起。
14岁,她由台湾负笈美国求学,先后获波士顿大学心理咨商学位和美国南加大(USC)国际公共政策硕士学位。毕业后,她曾任职于台湾英商4A广告公司和澳大利亚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及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部门。
由商界转战公益界,陈琳带领着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紫江基金会”),走出了一条“任性”的公益之路。
有效匹配公益资源
2015年,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成立。基金会由紫江集团董事长、总裁沈雯全额捐赠,是经上海市民政局审核批准的非公募基金会,陈琳就任第一任秘书长。基金会致力于探索公益理念普及和公益实践推广的最佳方法路径,展望“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美好图景,为行业打造全方位服务和创造公益慈善未来的公益人才标准体系和人力资源库。
在这样的公益理念驱动下,紫江基金会开始设计公益项目。2016年上半年,紫江基金会发起调研,发现公益行业有很大的人口需求缺口。“我们调研发现,公益行业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公益组织的发起人都是有情怀的人,抱着想要做一些好事情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但是10年后,他们做得很辛苦,因为公益组织里的中层领导很难培养起来。”陈琳说。
商界的从业经历练就了陈琳对工作有效性的敏感度,她开始思考如何有效开展公益项目。“做公益需要情怀,但是仅靠情怀无法持久。公益需要感性驱动,也需要理性运作。”
紫江基金会对自有资源和利益相关方的资源情况进行了战略性梳理,并请来第三方咨询公司,就资源配置、行业需求等进行共同探讨。经理事会决议,基金会于2017年1月出资设立了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将目标聚焦到高校公益人才培养上。
“公益教育越早开始越好,所以我们优先选择了大学生人群,在学校传播公益理念会更纯粹一些。”作为生根在上海的民营企业,紫江集团与华师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1998年,紫江集团就在华师大开设了“紫江学者”助学金。华师大的人文学科很有名,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开展公益教育非常有利。陈琳忆及当年,“基金会与华师大在资源匹配度上相当高,所以,华师大成为我们开展高校公益教育的不二之选。”
深耕细作华师大
紫江公益慈善中心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慈善教育工作。
2017年,中心暑期招收首批90多名学员,接受公益慈善管理的系统化培训。从2017年暑期至今,中心已经在8个学期(包括暑期学期)开课18门,共计40个学分,累计778人(次)修读课程;教师队伍由来自美国和中国台湾、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地的不同高校和公益实践领域的专家组成;有530多人(次)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修读了课程,同时也有超过150名的研究生和社会人士参与了选课;本科生选课人数覆盖不同院系和不同年级,研究生和社会学员以上海地区的为主,也有来自山西、北京、山东、广东等地的学员。
2018、2019年暑期,中心举行了两次紫江公益台湾创新营,每次组织10—12名学员去台湾实地参观社会组织,分组策划公益项目,回上海后将项目落地执行。
除了教学和研学活动外,围绕高校公益教育这一主题,中心还举办了各类峰会、研讨会。刚刚过去的11月3日,中心主办了“应然•实然——高校公益教育的创新探索”论坛,来自公益界、高校、政府和商界的多位嘉宾共聚一堂,讨论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届紫江公益教育论坛集体合影
“我们没有继续向外拓展项目,而是深耕细作华师大。”陈琳说。
深耕细作华师大的最主要原因是紫江基金会开展公益教育的初心不改。2017年,紫江基金会针对行业需求调研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行业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但是开展这方面工作的公益组织和高校却并不多。当时的华东地区,高校公益人才教育还是空白。“我们既然立足于上海,立足于华东地区,就应该做一些能够在华东地区发挥作用的事情,而不仅仅是追求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陈琳说,“正因为当时是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所以基金会三年来一直深耕细作华师大,没有急于向外拓展项目。”
深耕细作的另一层考虑是行业现状。陈琳说,她看了很多美国的公益项目案例,发现在美国,资助型基金会发展很充分,有很多成熟经验和行业专家学者,可以为新成立的基金会提供借鉴和帮助。但是国内基金会的发展时间短,缺少经验的积累和足够的行业专家学者,所以基金会一定要与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共同将项目做深做细。“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陈琳说,“这也是我们基金会目前运作项目少的另一个原因。所以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开展深入合作,从中积累经验,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耐心。”
“任性”做公益
身为秘书长,陈琳身负被考核的压力。然而,从紫江公益慈善中心目前的运作模式来看,项目在可量化成效的考核上,是有劣势的。
“我最初希望在华师大开设公益教育的专业课程,就是第二专业,因为这样容易衡量教学成效。我们可以对选择二专的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学生毕业后在公益行业的就业率可以作为最直接的项目成效。如果只是开设选修课,项目成效就很难衡量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陈琳最终做出的选择是以开设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公益教育。
对于年轻的紫江公益基金会来说,因为要“摸着石头过河”,所以项目开展之初以选修课作为“探路石”。“华师大的领导认为开设第二专业的难度有点大,建议我们先开设难度较小的选修课。”陈琳采纳了这一建议。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慈善事业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社会公益案例分析”等课程陆续开设。每门选修课开课时,陈琳都会去旁听,借此了解项目开展情况。在听课的过程中,陈琳发现,很多大学本科生对诸如公平性等社会议题毫无概念。
“老师在讲台上谈到公平、种族差异等话题时,很多大学生都是一脸蒙的表情。”这让陈琳很受触动,“这些大学生都是应试教育选拔出来的,他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对社会科学并不太了解。生存的价值是什么?公平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帮助弱势群体?这些问题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陈琳愈发感觉到,应该在大学生群体中深耕公益理念。
有了这样的认知后,陈琳做出了持续以开设选修课的形式在华师大开展公益教育的决定。
“我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来关注公益,基金会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公益的种子。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公益教育,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
陈琳认为,基金会要追求社会价值的实现。现在开展的项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成果,短期内不会造成社会影响力,但是,“我就是想这样‘任性’地去做公益。我相信,华师大的师生会对我们的理念有深刻的认识,通过他们来传播公益慈善理念,这是我们认定的最合理、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上海在打造‘公益之城’,身为上海的基金会,我们应该扎根上海,做好公益人才的培养和公益理念的传播。”
不追求短期内的项目成效,着眼于未来的“任性”项目,还有益讲堂、幸福5号、公益人才培养等,这些项目致力于向包括企业白领、家长等在内的上海市民传播公益理念。“总书记提倡‘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们的项目是在响应这种精神的。”陈琳笑着说。
公益路“回头看”
今年是陈琳担任基金会秘书长的第四个年头,回望来程,陈琳觉得有一些认识已经渐渐清晰呈现于心中。
“我觉得首先要认识自己。”陈琳认为,基金会在开展项目时,首先要对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分析匹配,认清楚适合做什么。“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确保理性地做公益。”
其次是要认识合作伙伴。“这一点特别重要。你的合作伙伴需要什么,你能否提供他们需要的资源,他们是否具备你所需要的资源,这对于公益项目的运作至关重要。”
最后一点,是“要有耐心,坚定自己所走的道路”。陈琳多次去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考察学习,她认为,文化和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做公益的方式不同。“凭什么我非要去学习他们,他们为什么不来学习我们呢?”陈琳开玩笑地说。她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公益应该坚定自己要走的道路。公益的发展离不开大环境,通过对大环境的分析,坚定自己要走的道路,这就是公益的“初心”。
回望,是为了更坚定地前行。陈琳对基金会未来要走的路越发坚定和自信。“公益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脱离国情,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更有效率地去做公益。这个时代需要公益理念的传播和公益人才的培养,而且需要相关方合作开展这一工作。”
基于这样的认知,“应然•实然——高校公益教育的创新探索”论坛的受邀嘉宾们来自敦和基金会、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等机构,这些机构是目前国内开展公益教育的先行者和领头羊。“闭门造车不能帮助行业发展,既然大家都在做这个事情,就应该沟通,应该合作,应该资源错位,这样才能带动这件事情发展壮大,取得话语权。”陈琳说。
“我们播下一颗公益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公益理念的传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陈琳对此坚信不疑。
陈琳在“应然•实然——高校公益教育的创新探索”论坛致辞中提到,一直以来,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公益人才的培养,希望播下公益的种子,让不管身处何种行业的人们,都抱有一份公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