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中“子路受牛”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救起了一名落水者,并接受了落水者赠送的牛,孔子因此赞赏子路,称这样做会促使救人者越来越多。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必要的激励可以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引领人们崇德向善。
同理,培育志愿服务力量,同样需要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日前,福建厦门市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厦门市将研究出台志愿者招募、培训、评价、激励、保障等相关配套政策,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逐步建成全市志愿者基础信息数据库。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据厦门市民政局有关人士介绍,《工作方案》提出,厦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坚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动基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充分领会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地位、作用和使命任务。
其中,扎实开展志愿服务立法调研方面,此次《工作方案》提出,推进《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立法课题调研工作,广泛听取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代表、相关政府部门对于立法工作以及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措施的意见建议,起草调研报告及《条例》草案,积极推动厦门市志愿服务工作法制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工作方案》还要求研究出台志愿服务配套政策,按照上级关于志愿服务的相关政策要求,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志愿者招募、培训、评价、激励、保障等相关配套政策,健全志愿服务政策体系。在推进志愿服务标准化方面,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志愿服务的各项标准,执行《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志愿服务基本术语》规定,从而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激励群众参加志愿服务,除了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志愿者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培养志愿者群体也至关重要。为此,《工作方案》提出,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和联系,依法推进志愿服务组织登记,持续开展志愿服务组织身份标识。指导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汇聚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服务、奉献社会。
此外,《工作方案》还提出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配合引导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组织以志愿服务驿站为平台,常态化开展助老扶幼、助学帮困、助医助残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动民政各业务领域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依托城乡社区和公办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及其它民政服务机构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开发志愿服务岗位,招募接纳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参与民生民政服务。
另外,为激发当地志愿者群体参与慈善的热情,《工作方案》提出,推广运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厦门分站“志愿厦门”,通过系统招募、使用志愿者,发布、管理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逐步建成全市志愿者基础信息数据库。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下一步,该市还将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辅导讲座与志愿服务组织联学等方式,将重要指示精神传递给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和基层社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