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基金会:和视障朋友一起“看”世界

来源:凤凰公益 2019-12-13 15:31:51
16年前,郑晓洁“入坑”中国助盲领域,建立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推出许多中国首创助盲项目,其中,“假如给我三天黑暗”活动牵线长江商学院,盲人梦想重新起航。

16年前,郑晓洁“入坑”中国助盲领域,建立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推出许多中国首创助盲项目,其中,“假如给我三天黑暗”活动牵线长江商学院,盲人梦想重新起航。

2018年3月,长江商学院校友与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发起并成立北京市心目助残基金会。同年12月,北京首届盲人电影展开幕;2019年初,基金会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

如今,郑晓洁的慈善商城也将进入试运营期,她希望以此完善资金流,打造助盲系统网络。她说这是在参加长江商学院学习之前不敢想象的大梦想,现在,商业为公益插上翅膀,企业家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影响着她,郑晓洁觉得“很硬气”。

DD2816238E59388B18ADB80DBC16C48BEA170A4D_w800_h600.jpg

心目基金会秘书长郑晓洁

“我有三个梦想”

郑晓洁一直在尝试深入了解和理解盲人群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她决定自己去体验。无数次她蒙上双眼去饭馆吃饭,当失去视觉时,她会本能地怀疑身边的一切,这是她在拥有视力时不曾体会的恐惧。为了让更多的明眼人体验盲人的困境,郑晓洁推出“假如给我三天黑暗”项目。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2个小时左右,参与者需要不断将蒙眼布戴了摘,摘了戴,这种对健全人颠覆性的训练会让他们在活动结束时用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思维想问题。这个项目获得北京市政府金奖项目,也是这个项目让郑晓洁认识长江商学院,让她开始尝试用另外的方式做公益。

2014年的一天,郑晓洁接到张宇诚(长江商学院EMBA24期4班校友)的电话,他说长江商学院一直在开展公益活动,北京广播电视台也向他推荐“红丹丹”的“假如给我三天黑暗”项目,他希望能够带领EMBA24期学员去体验一下。校友体验完活动后特别兴奋,和郑晓洁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她告诉校友她最想做的事就是用商业的方法筹款,伸手要钱一直是她打不开的心结。郑晓洁说她记得很清楚,有一位坐在门边的校友说,既然如此,她最适合去长江商学院,那里就是培养她这样的人的地方。郑晓洁很兴奋,如果真是这样,那她太愿意去学习了。

校友回去两天后,长江商学院的一位老师打来电话,请郑晓洁去聊聊天,他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哪个班的学生参加完公益活动后这么兴奋,还不停地向他推荐郑晓洁,他想知道这个频繁被提名的公益机构到底是做什么的。两人谈完,一拍即合,郑晓洁对长江商学院也有了憧憬。

2015年,郑晓洁成为长江商学院EMBA27期2班的一名学员。她希望能够学习企业家的管理模式,分析他们的实践案例,进而转化成自己的模式,让“红丹丹”能够可持续发展。

B05EFEED1F0192B44A0B025DE51782F3560F20C8_w1264_h834.jpg

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携手EMBA27期2班同学及校友与盲人朋友一起“看”世界

王誉谚(长江商学院EMBA27期2班班长,心目基金会发起人、创始捐赠人,新疆康普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为她打开了红丹丹可持续发展的第一道门。

2017年,EMBA27期长江校友毕业聚餐结束之后,王誉谚找到郑晓洁,问她有什么梦想。郑晓洁当即就说她有三个梦想,第一是圆大学梦,长江商学院帮她做到了;第二是在中国开拓助盲领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商学院的最后一堂课中,廖老师帮她把零散的珠子串起来,她懂得如何在自己的框架里建立助盲系统了;第三便是建立基金会,助盲系统需要复制推广,从一线服务,到服务项目,到评估,再到系统建立,这条线如果能有资金支持那就都能起来了。

建立基金会需要200万,郑晓洁不愿意开口要钱,她不想让企业家们把公益组织和捐款画上等号。但让她感动的是,班长一号召,同学们也很积极,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在她生日那天,一位同学给她打了10万元,捐赠落款是同学全家人,那条祝福短信至今还留在她的手机上。

2018年3月21日,由长江商学院EMBA27期2班发起的心目基金会顺利完成注册登记。EMBA27期4位企业家,3位企业家夫人参与理事会。

2C82730B97572E70B411E458D0ABF1DCCF19BB07_w999_h577.jpg

一切为了残障人士的美好生活——北京市心目助残基金会于2018年3月21日成立

盲人“看”电影

2004年,“红丹丹”创始人之一王伟力先生为一对盲人夫妻讲了一场电影,找到了解决盲人“无障碍视听”的方法,继而发起“心目影院”: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通过对电影现场画面的生动讲述,来帮助视障朋友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电影,从而提高视障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并为他们提供一个享受文化生活的平台。截止至2018年5月26日,心目影院已经持续展开活动739场次,参与志愿者6248人次,受益视障观众20876人次,心目影院更推广到全国30多个城市。

郑晓洁想办一场电影讲述大赛。她把这一想法告诉一起在哈佛进修的师姐,她的师姐也很兴奋并且告诉郑晓洁她的发小就是华盛顿华语电影节的创始人,他对电影节筹划很有一手。

2018年7月,电影展的筹备工作正式展开。电影展筹备的一个多月里,郑晓洁没有回过家。一间8平米的办公室成了她挑灯度夜的“战场”,即使到了晚上10点钟,她依然像拧了发条一样改稿,整理方案,联系工作人员。长江许多校友也参与到电影展的筹备工作中来,他们会帮郑晓洁确定稿件内容,在会场帮助郑晓洁组织现场工作,也会为嘉宾做指引,同时为了电影展筹款工作参与拍卖会,出一份力。

一阵紧锣密鼓之后,电影展如期举行。开幕影片首映新华社百集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序章《红色气质》视觉讲述版,帮助视障群体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作为北京盲人电影展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与心目基金会、“红丹丹”开展公益合作,由志愿者将《国家相册》微纪录片配置视觉讲述辅助音轨,制作成适合视障人群的版本,无偿向视觉障碍人士提供。将新华社国家级的微纪录片制作视觉讲述版,扩大电影公益的社会影响力。

在12月1日~5日的视觉讲述版电影展映中,来自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北京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运营管理部运行中心等志愿服务机构的84名视觉讲述志愿者为411人次的盲人朋友提供10部影片的观影服务。经过5天的评审,北京盲人电影展评委会结合电影讲述人现场讲述艺术呈现、为盲人提供视觉讲述服务做出的贡献,最终确定了各个奖项的归属。

0AC7F829982E5005285DA48D17B18B21E0576B44_w1267_h845.jpg

首届北京盲人电影展闭幕式全体嘉宾合影

电影节上,希望工程发起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公益应该不断创新,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视觉讲述艺术是新的艺术品类,是由郑晓洁女士、王伟力先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创造的。视觉讲述是中国公益好品牌,要走出北京,走向世界。郑晓洁高兴极了,她没想过徐永光老师会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北京盲人电影展组委会主席吴文彦也表示:北京盲人电影展照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展示出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残疾人事业三十年的重要成果。

如果说以前郑晓洁想到的仅仅是用艺术的手法给盲人及盲人家属做疗愈工作,那么现在,她想用商业的手法让盲人事业形成品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最起码让社会对盲人领域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从更多方面为视障人群创造无障碍支持环境,这是“红丹丹”和心目基金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更大的梦想

郑晓洁说如果能活到80岁,那她最多还有20年的“有效期”,她要加快助盲进程了。

2019年初,郑晓洁准备用“心目影院”——最多观众的人声解说式电影放映——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挑战目的是在建国70周年之际,以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为基础,动员全国各地志愿服务机构,在同一天为盲人讲述同一部电影,共同冲击现场为盲人讲电影世界纪录,为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这个项目由心目基金会主办,计划在两岸四地,8~10家电影院同时讲述《港珠澳大桥》,并预计在5月份开新闻发布会,6月中旬正式开办。截止至2019年1月,成都、天津、澳门、北京、昆明、深圳等城市已经落实,其他城市仍在招募组织机构中,郑晓洁希望找到各界权威人士成为爱心大使,大家一起挑战吉尼斯。

长江商学院“取势、明道、优术”的战略给郑晓洁很多灵感,让她大开眼界,并指导着她的后续工作。同时,和长江商学院的企业家们合作,心目基金会运作非常流畅,她觉得企业家做事效率极高,做决策也快。从她做慈善的角度来看,她很高兴看到中国优秀企业家越来越多,她认为这是中国发展越来越快的标志之一。

郑晓洁希望自己能通过心目基金会关联更多的人,比起占有一方资源,她更希望她能带领团队使用资源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不仅郑晓洁和“红丹丹”团队对未来的事业充满希望,长江校友也对心目基金会及公益慈善有很大期望。

王誉谚在心目基金会启动仪式上就已描绘过心目基金会的未来,和郑晓洁想法一致,他也希望将心目基金会打造成为长江校友及家人践行公益慈善的平台,以传递长江公益精神,通过长江校友及家人、企业员工共同参与公益慈善,带动社会力量扶残助残,让公益慈善成为长江人的生活方式,更让公益慈善成为长江人基业长青的基因。

同时,他呼吁长江校友利用心目基金会与生俱来就带着的“创新”基因去探索发现更具创新性的公益模式,利用杠杆效应,集合多利益相关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创新。王誉谚认为心目基金会在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当有更大的格局和未来,应充分发挥基金会在公益价值链上游的作用,利用资金的杠杆作用构建中国助残公益生态系统--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建立伙伴网络、孵化社会企业、助力研究机构和评估机构、影响政策导向等。为残障群体创建融合性支持环境,带领残障群体走进慈善专业发展新时代,最终提升残障群体的生活质量。

郑晓洁设想,未来,心目基金会将定位于全国范围内需要帮助的群体,从助盲转向助残。她希望在项目拓展方面能够从青年儿童群体入手,或是做安养院项目,解决盲人养老问题。心目基金会是“红丹丹”最好的出路,在长江商学院上课之后,郑晓洁有了更大的梦想,而且她知道怎么实现这个梦想了。


本文为 数央公益(http://www.gongyidaily.com)转载作品,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数央公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