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时值中秋,月亮渐渐和善起来,在郑州金沙胡高尔夫球俱乐部的户外草坪上,长江商学院河南校友会的一场盛大中秋公益晚会正在热闹地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河南校友携家人纷纷出席,130余人欢聚一堂,共享中秋团圆之乐。
晚会期间正式宣布启动河南校友会公益基金,专项用于校友会今后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并通过公益拍卖为基金会募集善款。多位老艺术家亲临现场作画,融爱心于丹青宣毫,并将自己珍藏的作品无私捐赠给校友会用于公益拍卖。校友会同学们也满怀热情,频频竞价。为支持校友会公益基金,校友会将会费投资所有利息37.5万元捐赠给校友会公益基金,河南高球队将队费10万元捐赠给校友会公益基金。
“因为我们是长江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爱及寰宇,情满苍穹”,在一曲暖心的《长江一家人》中,晚会圆满落幕。而一场回馈中原大地,帮助父老乡亲的旅程,正悄悄拉开帷幕。一百多户贫困家庭,在未来的中秋佳节,也许可以享受果品满盘、玉露生凉的良夜美景了。
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脱贫攻坚走到现在,容易脱贫的都已脱贫,剩下的都不容易,如何让“一个都不能少”的豪情,变为现实而不是希冀?经过全方位的思考,长江商学院河南校友会服务团队最终敲定入股扶贫。“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入股扶贫是合作共赢、一举两得的好事:一方面,老百姓有事做,有钱拿,既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又能激发内生动力,扶贫又扶志;另一方面,村镇企业有很好的项目,却苦于缺乏资金,入股扶贫也能助力企业发展,带动当地产业。
入股扶贫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如何利用本地力量形成深度配合?河南校友会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并和当地政府、扶贫办取得联系,在充分考察后,选择了裴寨和原武镇为扶贫点,通过与当地扶贫机构对接,校友会筛选了真实贫困人口,并成立了贫困人口合作社。在选择合作入股公司方面,校友会成员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同时关注产业的可持续性,最终,裴寨红色旅游项目与原阳建华米业进入校友会成员的视野,一个校友项目,一个政府担保企业,农民的脱贫有一针强心剂了。
向裴寨村5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捐赠100万元善款,并以贫困人员的名义入股裴寨红色旅游项目,项目每年保底10%的分红给到贫困户。向原武镇10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捐赠100万元善款,并以100户贫困家庭的名义入股到平原示范区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原阳建华米业,建华米业每年保底10%的分红给到贫困户。至此,中秋公益晚会募集的200万元善款,有了最好的归宿。
太行脚下的绵绵乡愁
一个人出资3000万元,建设一个农民新村,做出这一惊人之举的,就是裴春亮,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代表,长江商学院河南校友会的一名校友。
裴春亮代表裴寨向河南校友表示真诚的感谢
裴春亮是个苦命娃,家里穷,他1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鞋子。然而接二连三的厄运并没有放过他摇摇欲坠的家,三哥触电身亡,二哥车祸去世,紧接着大哥又中风偏瘫,大嫂二嫂撇下年幼的孩子一去不返,老父亲连遭打击,一病不起,没几天也去世了。家里买不起棺材寿衣,是老支书做主,刨了村里两棵桐树,连夜做了棺材,村民们又凑钱买了寿衣,这才安葬了父亲。乡亲们可怜孩子,担心他饿着,不管到谁家,热的凉的,从未让他空着手走。成年后的裴春亮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修过电器、开过商店、办过饭馆、经营过照相馆,十年磨砺,终致开花结果,他集饭店经营、机械铸造、矿业开采于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
2005年4月20日,裴春亮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裴春亮明白,没有乡亲们的支持,他不可能有今天。裴春亮上任后,先后个人出资400余万元为村里建学校、装路灯、修道路、打水井;给裴寨村考上高中、大学的学生给予2000元至10000元的奖励;投资3000万元为全村村民打造包括幼儿园、敬老院、体育场、超市在内的裴寨新居;筹资4亿元兴建水泥厂,帮助村民就业,让每家每户入股致富;个人投资700多万元,修建8公里引水渠,解决小麦灌溉问题;个人出资5100万元,建成裴寨水库,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为日后生态旅游和高效农业打下基础;修建文化石、道德墙、文化长廊,习书墙,帮助村民富了口袋富脑袋……短短几年时间,裴春亮把穷得掉渣、苦得难熬的裴寨村,建成了闻名全国的新农村社区,村民们的心也被他拢到一块儿了。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新乡。新乡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了多个全国先进典型、省级先进典型及市级先进典型,形成了独特的“新乡先进群体现象”。这种以先进群体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内涵在全国具有唯一性。从贫困村到明星村,太行山脚下小小裴寨的蜕变,正为新乡的红色旅游添了一把火。
裴春亮开始着手发展裴寨红色旅游项目,他提出的“党建+”理念,成为裴寨村快速发展的红色引擎。新乡市确立的首批5个红色旅游景点,其中就有裴寨。可以预见,红色旅游项目将成为裴寨一大重要收入来源,并带动周边交通、餐饮、住宿、商业、娱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2017年12月17日,河南校友会精准扶贫系列活动第一站来到了裴寨。100万元善款入股裴寨红色旅游项目,50名贫困村民将共享这一项目带来的巨大红利,而在裴春亮今后的奋斗中,也将有诸位校友与他同行。
长江商学院河南校友会精准扶贫系列活动第一站·裴寨行
捐了100万元善款,河南校友会又将爱心洒向了裴寨明德小学。明德小学有196名贫困学生,于是校友会决定向孩子们赠送196套书包和文具。寒冬腊月,明德小学的教室没有暖气可用,结合校友会资源,真火壁炉与生物质颗粒自然而然浮现于脑海,这是河南校友会联席会长李勇所办企业新布局的项目。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将秸秆等生物废弃物进行低温碳化而形成的新型清洁能源,其燃烧所需设备——真火壁炉供暖效率远大于各类空调暖气,且价格便宜,用电很少。除了让孩子们的冬天不再寒冷,校友会成员还有更长远的考虑: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发展严重依赖煤炭消耗,环境问题更为凸出,而与此同时,农村的农作物秸秆却随处可见,是取之不尽的巨大宝藏。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这不仅能还乡村一片绿水青山,还能让村民增收致富,更能使生物能源作为一项产业得到重视与推广,为整个环保事业尽一份力。
捐赠真火壁炉,为明德小学的孩子们带去“看得见的温暖”
鱼米之乡的剔透之情
12月28日,河南校友会精准扶贫系列活动第二站,来到了距原阳县西南18公里处的原武镇。
原武镇南靠黄河北堤,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黄河滩区第一个试种水稻成功的乡镇。原武大米晶莹剔透,软筋香甜,由于种植在黄河冲击平原盐碱地,加之天然黄河水浇灌,大米含有天然弱碱性,蛋白质、淀粉及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泰国大米,享有“中国第一米”之美誉,也是促进县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长江商学院河南校友会精准扶贫系列活动第二站·原武镇
然而,近年来,农民们却不愿种植了,有些农民甚至将稻田改成了玉米田。
原武镇引黄灌溉,并不缺水,不愿种植的最大原因是挣不上钱。农民辛苦耕作一季,除去种子、肥料、农药、水费等开支,纯收入少得可怜,现如今相关农资价格又上涨,种稻成本更高。原阳大米走红市场,稻民却没有受益,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没有收益,还种什么地?
原武镇没有鱼米之乡的富饶之感,这是一个在曾经的荣光中迷失的村庄。
赵建华被誉为原阳大米的“捍卫者”和“复兴者”。他和原阳大米的缘分,要从震惊全国的“毒大米”事件说起。原阳大米声名鹊起后,高处不胜寒,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这个金字招牌“挂羊头,卖狗肉”,最终导致全国的原阳大米批发市场流出“毒大米”,人吃了以后,会出现腹泻、呕吐、头晕等症状。受此影响,原阳大米一时无人问津,价格暴跌,品牌蒙羞。这出事件深深刺痛了赵建华,“我们祖祖辈辈吃的都是原阳米,如果少数人的不法行为把原阳大米的信誉毁了,遭殃的是原阳几十万稻民”。当时他供职于新乡一家名企,收入丰厚,却毅然决然辞去工作,拿出全部积蓄成立了一家原阳大米配送中心,搬出自家种植的大米,又从农民手中收购大米,然后以零利润销售。后来,赵建华以自己的名字注册商标,以米铭志。如今,原阳建华米业多次被媒体报道,成为原阳名片、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校友会和原武镇签订了捐赠协议,贫困户代表、原武镇政府、建华米业代表三方签订了入股协议。和裴寨项目一样,这一次的精准扶贫项目也做出了连环效应。当下,原阳大米已从当年的家喻户晓沦为鲜为人知,这多少让人感到惋惜,校友会的100万元善款,不仅给贫困户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还给当地特色产业注入了力量,给挺身维护家乡名誉的企业家带来了扶持,更为河南、为中国保留了一个好产品、好品牌。
为深入当地,切实了解贫困户现况,校友会一行人看望了香王庄村贫困户娄季学和东街村贫困户李占民两名贫困户代表,并亲自送去棉被棉褥。其中一名贫困户是一名标准的五保户老人。从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一路走来,他经过动乱、尝过饥饿,憧憬过未来,未曾想人到晚年,贫困依然如影随形。他的眼睛瞎了,藏在枯叶般的皱纹里,手里没有一根像样的拐杖,只随便捡了根木棍代替。无法想象,他要怎样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巨大的黑暗,又会让他怎样被孤独吞噬?就是这样一个老人,还有一个精神病的兄弟,等着照顾。
“我实在是无法(表达)感谢,(这是值得)感谢再感谢的好处了。”面对着记录镜头,那位失明的老人激动地有点语无伦次。
校友会成员看望失明的五保户老人
如今,校友会会定期派人到扶贫点进行监督调查,有时也会请公证机构前往监督,政府也对入股合作企业给予了扶持,精准扶贫系列活动播下的“致富种子”,正在慢慢发芽。
未来,河南校友会联席会长李勇想把该精准扶贫系列活动继续做下去,大力推广入股扶贫模式,让更多企业加入进来。“农村的产业其实不好找,找个好企业真的不容易,我们也还在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