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新:自成方圆

数央 2019-06-29 13:56:55
唐立新在商业上的成功,除了作为一个企业家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等因素外,他在慈善上的作为亦在无形中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力,最终,他所成就的反过来成就了他。

距离2019新年还有3天。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拿起铁锹为立新楼铲下第一铲土那一刻,唐立新悬在心里4年多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楼,原计划于2017年完工,作为他对母校重庆大学85周年校庆的献礼。他于80年代初考入重庆大学计算机及自动化系,在那里度过了4年大学时光。

这并非他第一次为母校作出捐赠。从2009年始,他即向重庆大学捐赠,并设立“唐立新奖学金”。5年后,他与重庆大学签署协议捐建“立新楼”。按照协议,唐立新捐赠3亿元,重庆大学再配套3亿元,共同将立新楼打造为重庆大学标志性建筑。

1.jpg

唐立新 新尚集团董事长

这笔捐赠在当年10月举行的重庆大学校庆上被公布,刷新了中国内地个人对高校捐赠金额的纪录。凭借这笔捐赠,以及1500万元该年度奖学金捐赠额,唐立新位列2015年福布斯和胡润慈善榜第二位,其中在胡润慈善榜上他位列马云之后,王健林之前。

然而,“立新楼”并没有如期开工,设计方案历经三次修改,始终难以决定,预留的建设地块也始终没有动静。这些变故给了不知情者发挥的空间,开始有人质疑唐立新的捐赠是否真实,资金流是否出现了问题。

唐立新回忆,协议签订后3个月左右,即把第一笔建设资金打给了重庆大学校方,但由于对方决策群意见不统一,造成设计方案难以落实。他一度很着急,甚至跑到学校跟有关领导拍了桌子。

但面对舆论他选择不解释,不理会。10年间,他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唐立新奖学金已在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等在内的十余所高校拥有了良好口碑,“从未出过问题”。他认为,这一次风波局限在小范围内,没有扩大化,没有必要站出来说些什么。

“太麻烦了。”他决定抛开校方配套资金的束缚,自筹资金建设。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妥协和商议之后,各方终于达成一致。

今年10月是重庆大学成立90周年校庆,唐立新打算到时候争取让“立新南楼”初步呈现,完成封顶和外立面装修。时间很紧,但他有信心。


2.jpg

2018年12月28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立新南楼奠基仪式举行。


立新楼开工之后,唐立新要求施工队“快马加鞭”,甚至不顾成本,同时使用4个工作队进行作业。他创立的新尚集团涉足地产,他很清楚成本问题,“一个工作队最节约成本,因为建筑模型可以复制,业内最多两个工作队。4个工作队各做各的,就是4个模型,成本肯定会增加。”

但是他不在意。“一出来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他说。

这是他一以贯之的风格:创造新的不同的东西,并将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行事风格体现在他的商业版图上——在他的规划下,新尚集团成为全国IT数码连锁卖场翘楚,并首开全国校企深度合作的先河;也体现在那项以他的名字命名,志在塑造更多改变社会的精英的奖学金上。

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在商业上的成功,除了作为一个企业家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等因素外,他在慈善上的作为亦在无形中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力,最终,他所成就的反过来成就了他。

这一点令人回味。

“捕风”于时代

有人将成都人的文化性格总结为16个字,“喜为人先,乐容天下,进退自如,浮沉自安”。

唐立新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头脑活络,敢作敢为。进行大学毕业设计时,在一次偶然的求购储存器的过程中他发现,各地电子配件价格差额巨大,重庆120元每片,成都则为90元,广州为60元,他打听虎门市场,价格更低,只有30元,“这个好吓人。”

这为他后来做生意埋下了伏笔。

1985年,唐立新毕业进入成都科委工作。他发现了更多存在于行业里的“暴利”,“一台电脑进一万多,卖两万多。”下海的念头从此挥之不去,“干脆自己开个销售公司得了。”

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给予了唐立新这一代敏锐的年轻人创业的最佳机会。他抓住了这宝贵的属于他们一代人的机会。身在体制内的他瞄准电脑芯片,坐飞机去广州进货,为了不影响上班,周六晚上走,周日回成都。

这个生意给唐立新带来二十几万元的收入,而当时他的工资只有一百多块。当时按照规定,只有正厅级干部才有配备家庭电话的资格,唐立新索性自己掏了一万多块钱为家里装了电话。这在成都史无前例。“那时候一万多,很吓人的。”后来BB机兴起,他在成都是002号。他一直未能确认自己是不是第一个,因为后来听说001号没卖出去,“我也无从考证”。

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红利,帮助唐立新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几年之后,唐立新已有百万元存款,这成为他日后成立新尚集团的初始资本。

1992年,他辞掉公职正式下海闯荡。“我父母都不同意,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想让我在机关工作。”

唐立新从集成电路开始做起,到后来再做电脑和数码产品,到2000年时公司已发展成为成都科技一条街上最大的公司之一,他的名字为业内不少人熟知。

随着规模慢慢扩大,他想在卖场租下一个店铺。当时国内的电脑卖场基本被百脑汇这种外来品牌控制。他到百脑汇询问,遭到了冷遇。“对方看都不看你”,“太傲慢了,不租给我铺子”。这一幕唐立新至今记忆深刻,“我就觉得这里面有商机在,(因为)它太傲慢了,(再)做一个(商场)打败他们。”

2001年,租商铺不成的唐立新在成都人民南路盘下一座烂尾楼,正式创立“新尚数码广场”。“成都数码广场当年还是个烂尾楼,大家都觉得风险很大。但是我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得比别人好。”所谓新尚,“新潮时尚,还有创新等意思,你怎么理解都可以。”唐立新说。

新尚数码广场的经营原则是坚持厂家、商家、消费者、卖场四方共赢,薄利多销,让利消费者。“我们帮助厂家和商家做大做强,使他们和我们成为唇齿相依的战略合作伙伴。”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一些著名品牌代理商后来纷纷成为唐立新的“粉丝”,“到现在我们在其他城市开卖场有那么多人愿意跟我走,就是(因为)我把别人的生意当成自己的生意做。”

注重商业形象和购物体验也为新尚数码广场吸引了不少拥趸。“在每一个城市,我们公司的形象都是当地最好的。”唐立新办公所在的成都数码广场集购物、休闲、教育、娱乐、餐饮等服务为一体。而上海新尚数码广场更为光鲜亮丽,“绝对是上海数一数二的,就连苹果和三星他们来看(过后)都自愧不如。”

在唐立新的运作下,新尚很快成为成都规模最大的数码卖场。2005年,其销售额达50亿元,位列中国销售卖场之首。此后,新尚开始向全国扩张,分别在上海、重庆、昆明、贵阳等城市开辟市场。发展至今,新尚在IT数码连锁卖场的销售和运营领域排名中国第一。

3.jpg

新尚集团打造的成都数码广场,集购物、休闲、教育、娱乐、餐饮等服务为一体,是成都规模最大的数码广场。

“无心插柳柳成荫”

数码卖场的成功使新尚成为亿级企业(利润过亿),但随着市场竞争和网购时代的到来,数码产品销售成为红海,新尚的发展开始出现瓶颈。

这时,唐立新之前一个“无心插柳”的举措,为新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推动其迈上10亿级台阶。

唐立新出生于一个教师世家,自小在学校里长大,耳濡目染,他对教师这份职业一直抱有崇拜之情,“感觉当老师很光荣。”

他最早的职业梦想,就是大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虽然这件事后来未能如愿,但对自己的母校,他一直心怀感激之情,将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就,归功于自己良好的教育背景。

唐立新的高中母校是成都四中(即石室中学),其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景帝末年。这所学校开巴蜀教育风气,被国际上誉为“具有中国标本意义的千年名校”,走出了不少名人,如郭沫若、刘光第等。“学校会专门讲,今天你以学校为傲,明天学校以你为傲。”2011年,唐立新向成都四中捐赠500万元作为教育基金,分别设立奖学金和教学金。

1981年,唐立新进入重庆大学,同样接受的是回馈母校的理念,“刚好这两个教育一脉相承。”从2009年开始,他多次捐赠重庆大学,并设立“唐立新奖学金”。

唐立新奖学金简称唐奖,可一直支持获奖学生至博士毕业。这一设计在国内大学奖学金中独树一帜。自重庆大学之后,唐奖在此后10年间陆续扩展至另外13所大学。在捐助高校的过程中,唐立新逐渐与一些大学领导熟悉起来。

他回忆,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激,不少大学领导对他说:“唐总,你给了我们这么多钱,又不求回报,我们是否可以给你做点事?”

曾先后担任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校长的林建华向他建议,高校是有很多事情可做的,比如做高校知识产权和产业园。林建华认为,这两个方向有潜力,还处于未开发地带,以前都是高校之间合作,未有大资本介入。另外,介入这一领域既可继续帮助高校实现资源技术向市场的转化,也能让公司向数字经济领域转型。

这给了唐立新很好的启发。194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弗里曼提出了建立斯坦福大学研究园的设想,并于1951年在校内划出了约250公顷的土地兴建起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厂房,形成了斯坦福研究园——“硅谷”的前身。在美国,政府、大学和科研单位、科技企业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让美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中快人一步。而在中国进入以“高科技”为命题展开深入竞争的今天,“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模式的落地无疑是一种迫切需要。

“高校是智力和科技资源的高地,能否更高效地将这些固态的智力和科技资源利用起来,引入实业,让实业和地方产业受益?”

唐立新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新的风口,自此,一个校园经济王国的雏形开始建立。

在他的规划下,新尚开创了全国校企深度合作的先河。这一合作主要包括五方面:和高校一起创立产业园、一起培养上市公司、一起建设创投小镇、一起创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一起创办医院和大学。

回想起来,唐立新觉得新尚集团和高校的产业合作纯粹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两个建议都采纳了,现在都做得很好。”目前,新尚集团在高校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和高校产业园开发建设领域均处于全国第一位。

在高校知识经济这片蓝海中,新尚集团已领先一步,初步打造出产业新城运营新模式。在杭州、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和广州成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对基金管理、产业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几个方向进行金融投资,与高校共同培养上市公司,另外促成高校科研成果在产业园内转化落地。

2016年,国家提出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的战略,这一年,新尚集团与浙江大学共同打造紫金众创小镇,目前已吸引3500多家企业入驻,总产值超过130亿元,年税收超11.8亿元。在此挂牌的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至今年3月已完成知识产权累计交易额约4亿元。“当地政府又有税收形象又好。”唐立新很自豪。

在成都打造的温江创智产业新城,是产业新城的2.0版本,唐立新计划在这个产业园实现“硅谷模式”。2014年,他在旧金山看到,围绕斯坦福大学为中心形成多个产业园,与高校资源形成互动,当地知识产权交易一年可达到上百亿美元左右。联想到成都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他起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把这样的模式复制到成都呢?”

其实这也是国内高校面临的困境,众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经济价值。温江新城成为唐立新的试验田,他的目标是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创智生活产业生态圈,进而推动温江城市转型,引领中国知识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今年3月23日,在成都举办的“科技赋能新经济 高校助力功能区”高峰论坛上,新尚集团宣布成都温江创智产业新城即将落成。

通过教育慈善,与大学进行产业链接,此举为新尚集团贡献了超过百亿的销售额,使其跳出瓶颈,迎来又一次发展。这在全国也属罕见。新尚也由此从传统卖场转型为一个横跨城市综合体运营、房地产开发、创业投资、数码销售的大集团。“去年我们的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利润增长33%,这样的增长在去年的经济环境下尤为难得。”

唐立新预计,未来5年校园经济将为新尚带来200亿元的销售额。

4.jpg

每年的唐奖颁奖都非常高调,会在所在校最好的一个盛典晚会上进行。唐立新是个天生的导演,他会在包括舞台、灯光、掌声等一切有感染力的元素上花费心思进行综合考虑,以促成一种仪式感,无形中也构建起唐奖的某种光环。

“神仙打架”

美国慈善家彼得·新格的慈善故事一直让唐立新印象深刻。

彼得·新格和妻子从1971年开始就将收入的10%捐赠给慈善组织,但如果他走在大街上碰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乞丐,他不仅不会伸出援手,“甚至不会多看一眼”。

这让唐立新认识到,“做一件善事容易,但要把善事做成习惯,则需要依赖系统,依赖规则。” 在教育慈善这条路上,他试图找到能够最大化发挥影响力、最高效率、最优利用资源的解法,使“善”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他做教育慈善的目标很清晰——只评优,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他对此坚定不移,所以不关心其他人怎么做,也不关注目前教育慈善这个大范畴里到底有多少玩法。

几年前,新尚集团工作人员曾就成立“唐立新教育基金会”事宜向四川省民政厅询问,得到的答复是基金会性质必须是助贫,此事后来不了了之。以唐立新的性格,他不会为曲迎规定而做出改变。

唐奖被不少高校视为“奖学金中的奥斯卡”,这与唐立新的精心构建息息相关。唐奖从唐立新最初给母校的单独捐赠发展而来。在零星捐赠的过程中,他开始产生做一个长期性奖项的想法,之后不断打磨,最终将碎片化的想法修补完毕,浑然一体。

首先是金额。目前大学主流奖学金大多不超过1万元,其中国家奖学金为8000元,唐奖的1万元高于大部分奖学金。

另外,终身制是唐奖区别于其他高校奖学金的最大特点。一旦获奖,唐奖学子之后的求学生涯每年都会得到1万元,一直到博士毕业。如果出国留学,还有机会得到学习期间学费和生活费的全额支持或半额支持。理论上说,一名学生从大一开始,到留学结束,最高可以获得200万元奖学金。

唐立新认为,仅仅对学生支持一年,“不能改变他”,而终身制才能发挥持续影响力,同时也将影响获奖学子的价值观,令他们把付出当成一种习惯。“就是说以后你做好了,你也要去做慈善。”

在学校的选择上,唐立新初期的原则是西南地区高校top5和国内高校top10,现在唐奖设立学校的格局基本按照这个原则构建完成。西南地区高校为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华大学;国内top10高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厦门大学,目前共14所。

具体到选拔,唐立新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套筛选机制:只有专业排名前10%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再从申请人中选出最优秀的120人,考察范围包括申请人的高考成绩等20多个指标。最后的120人将在面试阶段进行终极PK,争取最后60个获奖名额。因为每次面试都是最优秀的学生进行竞争,被不少学生称为“神仙打架”。

残酷的竞争中,唐奖的价值自然显现。唐奖面试一般会集中在当年9~11月份,唐立新会亲赴各所学校担任面试官。每个学生的面试时间为100秒,50秒自我介绍,50秒对某一个公共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唐立新坚持每场面试都到场,“我来了校长就要来,至少副校长以上,(体现)重视。”面试官由6人组成,校方3人,新尚集团3人,独立打分,最后汇总。

5.jpg

唐奖面试一般会集中在当年9~11月份,唐立新会亲赴各所学校担任面试官。图为清华大学唐奖答辩现场。

唐奖面试注重学生五个维度的素质:时间把控、应变能力、举止仪表、言语表述、综合分析。短时间内平衡和展现好五个方面,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有的学校甚至总结出一套唐奖面试攻略。

曾有个北大女生令唐立新印象深刻。“自我介绍就用了五句话,第一我年级第二,第二钢琴十级,第三女子800米第一名,第四学生会副主席,第五我是校花。”最后一句引得全场大笑,“一下子把那个东西(五个素质)基本全说中了。”

也有令人惋惜的。一位清华学生介绍自己花了太多时间,最后只剩1秒。“他介绍自己太优秀了,第二个问题就没答,只得50分。”

面试题目大部分由唐立新本人拟定,“但是他们会给我一个参考,不过他们的参考只能占30%左右,70%都是我自己出的。”题目会结合社会当前热点和公共话题,比如今年北大的面试题为“怎样看待波音737max事件、怎样理解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对传统文化节日的理解、对北大精神的认知”等。

每年的唐奖颁奖都非常高调,会在所在校最好的一个盛典晚会上进行。唐立新是个天生的导演,他会在包括舞台、灯光、掌声等一切有感染力的元素上花费心思进行综合考虑,以促成一种仪式感,无形中也构建起唐奖的某种光环。

除了对学生进行奖励,唐立新还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奖教金,对教师等学校工作人员进行奖励,比如科研人员、后勤、辅导员等,取前10名,每人10万元,一并在晚会上颁奖。而奖教金的淘汰率更高,达到90%。

唐立新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我就是要竞争,竞争的过程就是一种选优的过程。”

6.jpg

唐奖不单是一项奖学金,还意味着一种生态系统。一旦进入这个系统,唐奖学子收获的眼界和机会,远远超出每年1万元的物质奖励。图为唐奖学子暑期游学活动。

“就是精英教育培养”

事实上,唐奖不单是一项奖学金,还意味着一种生态系统。一旦进入这个系统,唐奖学子收获的眼界和机会,远远超出每年1万元的物质奖励。

唐立新教育发展基金不仅有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还包括创新创业基金、海外交流基金、海外留学基金、文艺建设基金和校园建设基金。后几项基金瞄准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上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可适时影响甚至改变唐奖获奖学子的人生。

曾获得唐奖的重庆大学毕业生李小晶正受益于此,目前,由她担任制片人的电影《我本少年》正进入选角阶段,准备暑期开机。电影以创办于40年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为背景,唐立新是出品人。对于投拍《我本少年》,他表示,一方面是希望做一部关注中国教育的电影,另一方面也是在唐奖范畴内支持获奖学子创业。“我们支持的创业学生有好几十个了,最多的得到3000万人民币,其中很多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创享俱乐部(英文名:CSS Club,即creating创新,studying学习,sharing分享)是唐奖生态建设的缩影,为唐立新发起成立的学生俱乐部。该俱乐部将历年唐奖获奖学子纳入其中,在学生学业发展、职业生涯和文化素质方面为学生提供终生支持,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卓越的企业家、政治家及科学家等各界精英。“我为什么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就是精英教育培养,成为这三方面的人。”唐立新说。

7.jpg

自2012年起,唐立新每年都会资助并组织数百名甚至千名唐奖获奖学子出国游学。图为2015年ISS创享俱乐部暑期欧洲游学活动。

创享俱乐部的理念为:把创新当作一种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把分享当作一种习惯,把互助当作一种习惯。自从2009年开始,唐奖获奖学子达到5000名,教师达到3000名,均在实践和传递这一理念。“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我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我希望他们以后也和我一样。这些人以后都是中国的精英,影响力远远大于我。”唐立新说,目前唐奖获奖学子已遍布世界各个名校,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等大学共有几百名唐奖学子,“他们会像播种机一样(传递正能量)。”

唐立新现在已经开始期盼,“5年之后,他们捐的钱和我持平;10年之后,是我的3到5倍;20年之后,就是20倍。”

自2012年起,唐立新每年都会资助并组织数百名甚至千名唐奖获奖学子出国游学,2017年,他甚至花费1000万元租下一艘游轮,带着获奖学子前往地中海。今年也将前往美国等地。

8.jpg

他嗜好旅行,至今已经走过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他本人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喜欢唱《成都》的赵雷,喜欢周杰伦。

在游学过程中,他不仅会为学生讲解沿途景色,还会与他们互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讨论。

在旅途中唐立新甚至亲自促成了不少对情侣,“他们都是优秀的,‘自产自销’。我们每年都在游轮上办集体婚礼。”唐立新乐得如此,只要能挤出时间就去参加,“现在每年十来对,免费办,机票我全给他们出了。”他还认真地定下目标:“一年之内达到100对,5年之内400对。”


本文为 数央公益(http://www.gongyidaily.com)转载作品,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数央公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