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特殊儿童教育健康发展

来源:慈善公益报 2021-03-11 11:33:55
我国残疾人教育快速发展,各地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要求,大力实施融合教育,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更多特殊儿童走进普通学校。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白雪)近年来,我国残疾人教育快速发展,各地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要求,大力实施融合教育,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更多特殊儿童走进普通学校。《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共有79.46万适龄特殊儿童,其中有39.05万人在普通学校就读,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融合教育让残疾学生有机会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是拒绝、隔离、收容阶段之后现代的残疾人教育形式。这一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和特点,反对歧视和排斥,倡导平等和接纳,推进平等参与,为残疾学生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普通学校在工作机制建设、师资专业水平等方面,在有效满足特殊需要学生的随班就读需求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因为一人一案的落实不足,“随班就坐”“随班混读”的状况尚未获得有效改善,残障学生的教育品质仍不容乐观。

今年两会,政协委员邰丽华带来了《关于推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1-2025)>系统落实普通学校中的特殊需要学生‘一人一案’的相关建议》,希望残障儿童的教育不仅在“量”上有保障,更要有“质”的提升。

近年来,国务院对《残疾人教育条例》进行了修订,政府大幅度提高了教育投入,帮助很多残疾儿童融入普通学校。“但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的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局限,需要大家更多的关注。同时,特殊教育还存在不完全、不完善的方面。我们急需解决的是在新的提升教育计划中,对于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邰丽华表示。同时她希望可以进一步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小学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

“所以这几年我更加关注残疾儿童受教育的质量,让残障学生能够做到真正‘随班就读’,而不是‘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即将出台,我呼吁和倡导普通学校要针对残障儿童的特性,制定更全面系统的措施,落实‘一人一案’,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既要重视残疾学生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德、艺、体、美、劳多元发展,提升残疾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教育要‘树德立人’的原则。”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先农也带来了自己的提案,他希望特教学校对残障儿童做到应收尽收。“在调研困境儿童相关问题时,我发现每个区县都有一所特教学校,接收义务教育阶段的残障儿童就读,但仍然不能解决社区所有残障儿童义务教育阶段读书问题。”杨先农表示。

“目前特教学校自身接纳能力有限,教师以及特教需要的教学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残障儿童需求。”杨先农建议,要充分发挥社区的预防功能,继续推进融合教育,学校根据社区人数摸排情况,逐步扩充特教学校的师资力量,对能够到特教学校读书的残障儿童,做到应收尽收。


本文为 数央公益(https://www.gongyidaily.com)转载作品,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数央公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