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为精准扶贫注入“精神之钙”

来源:慈善公益网 2019-12-26 13:46:01
近年来,各地挖掘发挥当地文化优势,依托优秀文艺作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通过文化资源、文化项目、文化服务下沉,凝聚起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强大信心,大大激发了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不要小看了基层文化表演,就算扭秧歌也要扭出我们努力奔小康的精神头儿。”陕西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沙河子村树叶舞蹈队队员李琴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这几年,树叶舞蹈队跟随镇文化扶贫队跳遍了商洛市200多个村组,把文艺“种”在田间地头,更“种”在了贫困户心里。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做好文化扶贫惠民意义重大。文化扶贫既是改变人思想面貌的软实力,也是富民增收的硬动力。近年来,各地挖掘发挥当地文化优势,依托优秀文艺作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通过文化资源、文化项目、文化服务下沉,凝聚起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强大信心,大大激发了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文化扶贫不乏“巾帼”力量

今年刚一入冬,甘肃天水甘谷县的郭娟就忙着为新上市的传统手工棉鞋宣传,这些由当地贫困山区妇女一针一线纳出的千层底鞋子,是她们增收的主要来源。这位“陇原巧手”在2011年创建了甘肃雅路人麻编工艺制品发展有限公司,随着甘谷县扶贫车间的相关政策的推出,公司在甘谷以及周边市县的偏远乡镇建立十余个“巾帼扶贫车间”,计划新增带动300多人居家灵活就业,新增妇女家庭收入200万元。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定西,将“非遗变现”的妇女代表景爱琴凭借着一手精湛的剪纸技艺,开办了定西市艺梅民间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帮助80多名失业青年和村民创业,累计培训剪纸技艺9000多人次,剪纸作品销往全国各地,每年帮助贫困妇女创收100多万元。

在文化扶贫大道上,无数个“郭娟”“景爱琴”携手贫困姐妹们,成为全国扶持贫困地区文化能人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巾帼英雄”。

文化之魂激活扶贫正能量

商洛文化底蕴深厚,是秦楚文化交汇地。商洛“文化绿洲”“戏剧之乡”的美誉就是商洛人民热爱文艺的真实写照。记者了解到,商洛市宣传部改变了以往文艺活动基本上由文化部门和当地政府来组织开展的做法,以扶贫扶志、精神脱贫为主题,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百姓戏百姓演、百姓演给百姓看的方式,策划组织了话新貌、谢党恩小戏小品展演、“陕南民歌大赛”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把文艺活动的主动权还给群众,把话语权还给群众,把舞台还给群众,将文艺工作者的高台教化转变为人人参与的文艺体验。据了解,全市群众自发参与创作农村脱贫题材剧目600多部,演出3000多场次。

文化让贫困户富了脑袋,更鼓了口袋。“我们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实施88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修建文化服务示范点、村史馆、家风家训馆,用文化之魂激活自立自强正能量。”商洛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马生龙告诉记者。据介绍,商洛因地制宜发掘商洛地域特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洛南传统草编文化中,以提升改进传统手工艺,推行标准化编织为基础,相继支持创办生产基地14个,从业农户达到3000多户,户均年增收5500多元,生产的草编产品多达200多种,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和俄罗斯。

文旅扶贫直通车驶入百姓心

近日,由山东、重庆协作的文旅扶贫直通车活动将通过自驾游、大巴游等文化旅游的方式,结合农副特产采购、扶贫公益活动等形式,走进重庆14个贫困区县及18个深度贫困乡镇,以旅游带动区县、乡镇的经济发展。

据重庆嗨皮游国际旅行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直通车”将为18个贫困乡镇输送不低于7000人的游客。记者了解到,开通鲁渝扶贫直通车,是鲁渝扶贫协作的重要创新举措。文化旅游,拓宽了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互通了两地城乡农产品与文化帮扶,助力帮扶区县、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更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梦的精神“补钙”。


 


 


本文为 数央公益(http://www.gongyidaily.com)转载作品,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数央公益观点。
热门视频 猜你喜欢 收藏最多